香港城皇街被人喷漆涂污,这条街因何得名?与孙中山有什么关系?

9月3日,香港中西区社区干事张嘉恩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,“逾百年历史的城皇街花岗岩石梯,现在再被人用黑色喷漆涂污”,她还配上“生气”的表情 “强烈谴责破坏百年历史石梯(的行为)”。其发布的现场图片显示,石梯的每一级都喷上了黑伞图案及英文RESIST(反抗)字样。据报道说,这些图案虽经清洗,但污迹难除。

这个消息令人痛心和愤怒。

因为古迹是不可再生资源,即使有多么的不满,也不应该通过涂污古迹的方式来表达。

何况城皇街除了具有历史价值,对现在的市民来说也很有意义。

城皇街就是永利街的开端,由斜路及楼梯组成。这条街虽然全长只有350米,但却集中外文化,新旧气息于一身,是不少街坊、学生每天的必经之地。

那宁静的气息,让它成为繁忙的中环里唯一可以喘息的绿洲。不少电影电视如《岁月神偷》都曾在这里取景。

香港城皇街的得名

这条街为什么叫“城皇街”呢?原来,“城皇”即“城隍”。这条街的名字来自于那里曾经存在过的一座城隍庙。

根据史料专家施其乐牧师(Carl Thurman Smith)研究,在香港开埠初期,在维多利亚城中环区91号地段有一座被50多间廉价中式楼房包围的城隍庙。

它的落成时间已不可考,推测有可能是1843年甚至更早,有可能是维多利亚城内第一座庙宇。

1876年,香港政府把城隍庙那一片土地买回,用来筹建中央书院新校舍(后来易名为维多利亚书院,亦即皇仁书院前身)。城隍就被折了,但“城隍街”这个名字留了下来。

3585f9f5070b4d70a817cbb2a3d16705.jpg

孙中山与城隍街的缘份

城皇街也跟孙中山也有一段特殊的缘分。

孙中山在17岁至26岁间,大部分时间在香港度过。1884年至1886年间,孙中山入读位于歌赋街的香港中央书院(即现皇仁书院),其居住地则位于石梯附近的必列者士街的美国公理会布道所,城皇街是他每天上学返家的必经之路。

1923年,孙中山重回香港大学演讲,还提到他在香港读书居住时的情形:“我之思想发源地即为香港。至于如何得之?则三十年前在香港读书,暇时辄闲步市街,见其秩序整齐,建筑闳美,工作进步不断,脑海中留有什深之印象。”

因为这段历史,后人在城隍街设了一段“孙中山径”,以记录孙中山曾在这里留下的足迹。

这样一条连接着历史与现在的百年古街竟被人恶意涂污破坏,真让人气愤不已。难怪许多网友纷纷留言,强烈谴责破坏百年文物的乱港暴徒。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